“匠心传承 创新绽放”
作为新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023级(首届)学子,我们走进王向阳老师的非遗传承课堂,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在陶瓷工作室里,王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精湛的传统技艺,同时,他还鼓励我们突破固有思维,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古老的陶瓷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在彩绘杯子的实践过程中,非遗2301班的同学们得以亲身体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系中蕴含的深厚美学价值与精湛工艺难度。此前,大家普遍认为市面上非遗手工艺品的价格存在溢价现象,而当真正执笔实操,置身于传统陶瓷工艺创作场景时,才深刻意识到想要呈现一只图案精美、釉色均匀的杯子,远比想象中艰难百倍。 从釉料配比的精准把控,到绘制手法的细腻运用,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玄机。彩釉的用量稍有偏差,便会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艺术效果:釉料涂抹过量,图案便会晕染走形;用量不足,经高温烧制后又会失却光泽。每一笔勾勒、每一次上色,都是对技艺与耐心的严苛试炼。在反复失败与调整中,大家对非遗匠人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文化、赋予其时代新意的使命担当。
创作期间,同学们在构思设计、实践操作、失败调整的循环中,经受专业技艺与耐心毅力的双重考验。这段实践,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对非遗技艺的认知维度,更在其心中播撒下传承创新的种子,激励着新一代非遗保护专业学子勇担文化使命,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非遗文化的永续传承注入青春力量。